收藏
课程目录
0.0 绪论
1.0 矢量分析导论
1.1 矢量运算
1.2 标量场与矢量场
1.3.1 正交坐标系与微分元(1)
1.3.2 正交坐标系与微分元(2)
1.3.3 正交坐标系与微分元(3)
1.3.4 正交坐标系与微分元(4)
1.4.1 标量场的方向导数和梯度(1)
1.4.2 标量场的方向导数和梯度(2)
1.5.1 矢量场的通量和散度(1)
1.5.2 矢量场的通量和散度(2)
1.5.3 矢量场的通量和散度(3)
1.5.4 矢量场的通量和散度(4)
1.6.1 矢量场的环量和旋度(1)
1.6.2 矢量场的环量和旋度(2)
1.6.3 矢量场的环量和旋度(3)
1.6.4 矢量场的环量和旋度(4)
1.7 亥姆霍兹定理
1.8 梯度、散度和旋度小结
2.0 静电场导论
2.1.1 电场强度(1)
2.1.2 电场强度(2)
2.2.1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1)
2.2.2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2)
2.2.3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3)
2.3.1 电位(1)
2.3.2 电位(2)
2.3.3 电位(3)
2.4.1 介质中的静电场方程
2.4.2 介质中的静电场方程(2)
2.4.3 介质中的静电场方程(3)
2.4.4 介质中的静电场方程(4)
2.5.1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1)
2.5.2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2)
2 5.3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3)
2.6.1 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1)
2.6.2 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2)
2.7 格林定理 唯一性定理
2.8.1 分离变量法(1)
2.8.2 分离变量法(2)
2.8.3 分离变量法(3)
2.9.1 镜像法(1)
2.9.2 镜像法(2)
2.10.1 多导体系统间部分电容(1)
2.10.2 多导体系统间部分电容(2)
2.11.1 静电场能量 静电力(1)
2.11.2 静电场能量 静电力(2)
3.0 恒定电场导论
3.1 电流密度
3.2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
3.3 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
3.4.1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1)
3.4.2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应用(2)
3.4.3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比拟应用(3)
4.0 恒定磁场导论
4.1.1 安培力定律与磁感应强度(1)
4.1.2 安培力定律与磁感应强度(2)
4.1.3 安培力定律与磁感应强度(3)
4.1.4 安培力定律与磁感应强度(4)
4.2.1 真空中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1)
4.2.2 真空中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2)
4.3.1 矢量磁位(1)
4.3.2 矢量磁位(2)
4.4.1 磁介质中的恒定磁场方程(1)
4.4.2 磁介质中的恒定磁场方程(2)
4.4.3 磁介质中的恒定磁场方程(3)
4.5.1 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1)
4.5.2 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2)
4.5.3 恒定磁场的边界条件(3)
4.6 标量磁位
4.7.1 电感(1)
4.7.2 电感(2)
4.7.3 电感(3)
4.8 磁场能量 磁场力
4.9.1 静态场演示实验(1)
4.9.2 静态场演示实验(2)
4.9.3 静态场演示实验(3)
4.9.4 静态场演示实验(4)
4.9.5 静态场演示实验(5)
4.9.6 静态场演示实验(6)
5.0 时变电磁场导论
5.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
5.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5.1.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
5.2.1 位移电流(1)
5.2.2 位移电流(2)
5.3.1 麦克斯韦方程组(1)
5.3.2 麦克斯韦方程组(2)
5.3.3 麦克斯韦方程组(3)
5.3.4 麦克斯韦方程组(4)
5.3.5 麦克斯韦方程组(5)
5.4.1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1)
5.4.2 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2)
5.5.1 正弦电磁场的复数表示法(1)
5.5.2 正弦电磁场的复数表示法(2)
5.5.3 正弦电磁场的复数表示法(3)
5.6.1 坡印廷定理(1)
5.6.2 坡印廷定理(2)
5.6.3 坡印廷定理(3)
5.6.4 坡印廷定理(4)
5.7.1 动态位(1)
5.7.2 动态位(2)
5.8 时变电磁场小结
6.0 平面波导论
6.1.1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1)
6.1.2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
6.1.3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3)
6.1.4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4)
6.2.1 电磁波的极化(1)
6.2.2 电磁波的极化(2)
6.2.3 电磁波的极化(3)
6.2.4 电磁波的极化(4)
6.2.5 电磁波的极化(5)
6.3.1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1)
6.3.2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2)
6.3.3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3)
6.3.4 导电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4)
6.4.1 均匀平面波的垂直入射(1)
6.4.2 均匀平面波的垂直入射(2)
6.4.3 均匀平面波的垂直入射(3)
6.5.1 均匀平面波的斜入射(1)
6.5.2 均匀平面波的斜入射(2)
6.5.3 均匀平面波的斜入射(3)
6.5.4 均匀平面波的斜入射(4)
6.5.5 均匀平面波的斜入射(5)
6.6 群速
6.7 平面电磁波小结
6.8.1 电磁感应实验(1)
6.8.2 电磁感应实验(2)
6.8.3 电磁感应实验(3)
6.8.4 电磁感应实验(4)
6.8.5 电磁感应实验(5)
6.8.6 电磁感应实验(6)
6.8.7 电磁感应实验(7)
6.8.8 电磁感应实验(8)
6.8.9 电磁感应实验(9)
6.8.10 电磁感应实验(10)










































































































































课程详情
本课程主要讲述矢量分析、静态场、时变场三个方面的内容。(北京交通大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矢量分析、静态场、时变场三个方面的内容。(北京交通大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矢量分析、静态场、时变场三个方面的内容。(北京交通大学)
上一篇:正确认识食品安全问题
下一篇:工程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