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环境工程与微生物
1.2 微生物的特点与利用
2.1.1 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2.1.2 细菌的基本结构
2.1.3 细菌的特殊结构
2.2 其它原核微生物——放线菌
3.1 真菌
3.2 原生动物
3.3 后生动物与真核藻类
4 病毒
5.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5.2 营养类型
5.3 培养微生物的营养基地
5.4 营养的应用
6.1.1 酶的分类与命名
6.1.2 酶的组成
6.1.3 酶的结构
6.1.4 酶的反应动力学
6.1.5 酶的反应特性
6.1.6 酶的活性影响
6.1.7 酶的应用
6.2.1 微生物的能量来源
6.2.2 产能与呼吸作用
6.2.3 呼吸作用的类型
6.2.4 发酵
6.2.5 无氧呼吸
6.2.6 好氧呼吸
6.2.7 电子传递链
6.2.8 外源呼吸与内源呼吸
6.2.9 呼吸作用的应用
7.1.1 培养方式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7.1.2 分批培养
7.1.3 连续培养
7.2 微生物生长特性的应用
7.3.1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7.3.2 消毒与灭菌
7.3.3 辐射与紫外线照射
7.3.4 化学控制
8.1 生态系统概论
8.2 水体微生物的来源与特点
8.3.1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一)
8.3.2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二)
8.4.1 河流自净的概念
8.4.2 河流自净过程与机理
8.4.3 水体自净的启示
8.4.4 水体富营养化
9.1 微生物对含碳物质的转化
9.2 微生物对含氮物质的转化
9.3 微生物对含硫物质的转化
9.4 微生物对铁锰等的转化
9.5 微生物对有毒物质的转化
10.1 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10.2.1 活性污泥
10.2.2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组成和作用
10.2.3 生物膜的组成与特性
10.2.4 活性污泥膨胀
10.2.5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
10.2.6 活性污泥膨胀的控制
10.3.1 厌氧甲烷发酵生化过程
10.3.2 厌氧甲烷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关系
11.1 废水生物脱氮
11.2 废水生物除磷
12.1 水中病原微生物
12.2.1 水的消毒
12.2.2 不同消毒法的优缺点

































































课程详情
本课程在介绍一般性微生物的类群、个体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长繁殖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微生物对自然环境物质的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污废水、废气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净化微生物学原理。
本课程在介绍一般性微生物的类群、个体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长繁殖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微生物对自然环境物质的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污废水、废气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净化微生物学原理。
本课程在介绍一般性微生物的类群、个体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长繁殖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微生物对自然环境物质的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污废水、废气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净化微生物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