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解释名称:航空、航天和航宇
1.2解读中国航天标识
1.3航天器的分类
1.4中国是怎样进入航天时代的
1.5从流行文化看文化艺术与航天
1.6世界航天之父
2.1航天器轨道的概念
2.2航天器轨道的分类
2.3行星际轨道设计
3.1认识“空间站”
3.2国际空间站组成
3.3中国空间站
3.4航天飞机的诞生
3.5航天飞机的组成
3.6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的不同
4.1哈勃望远镜——“哈勃”的前夜
4.2哈勃望远镜——系统总体设计
4.3哈勃望远镜维护与升级
4.4哈勃望远镜继承人即将到岗
5.1动物宇航员
5.2宇航服
5.3成为宇航员的条件
5.4.1为什么杨利伟在太空没有看长城
5.4.2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5.4.3创造历史的宇航员
5.4.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两名宇航员
5.5机器宇航员的诞生
6.1空间碎片的危害
6.2“清洁太空一号”卫星
6.3“太空渔网捞垃圾”卫星
6.4立体帆
6.5人类怎么治理太空垃圾
6.6人类应该怎么样避免空间碎片的攻击呢?
7.1飞往月球需要多长时间?
7.2飞往火星需要多长时间?
7.3为什么说人类登陆火星还要等20年?
7.4漂浮在金星云层上的城市
7.5.1“黎明”号的任务
7.5.2“黎明”号的系统组成
8.1.1微小卫星的起源和应用
8.1.2微小卫星的设计
8.2.1认识小卫星
8.2.2认识小卫星编队组网
8.2.3了解星群及应用
8.2.4卫星编队和星座的区别
8.3未来航天器模块化
8.4怎么判断“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
8.5凤凰计划与太空战
8.6.1为什么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8.6.2美国“深度撞击”号的任务与系统组成
8.6.3美国深度撞击号的撞击过程及意义



















































课程详情
本课程对人类航天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归纳综合,适当介绍了航天知识与经验,追溯人类航天发展历程、航天文化和里程碑事件,助学习者了解航天趣事,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拓宽思维,成长为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兼备的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课程对人类航天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归纳综合,适当介绍了航天知识与经验,追溯人类航天发展历程、航天文化和里程碑事件,助学习者了解航天趣事,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拓宽思维,成长为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兼备的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课程对人类航天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归纳综合,适当介绍了航天知识与经验,追溯人类航天发展历程、航天文化和里程碑事件,助学习者了解航天趣事,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拓宽思维,成长为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兼备的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