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5.0 气体动力循环
5.1 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
5.2 活塞式内燃机几种循环的比较
5.3 斯特林循环
5.4 勃雷登循环
5.5 提高勃雷登循环热效率的其它途径
6.0 水蒸气的性质与过程
6.1 纯物质的热力学面及相图
6.2 汽化与饱和
6.3 水蒸气的定压发生过程
6.4.1 水蒸气状态参数的确定及干度
6.4.2 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
6.4.3 水蒸气焓熵图
6.5 水蒸气的热力过程
7.1 蒸汽动力循环 概述
7.2.1 朗肯循环的T-s和h-s图
7.2.2 朗肯循环的热力计算
7.2.3 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的对比
7.2.4 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7.3.1 热效率法分析
7.3.2 㶲分析法分析
7.3.3 两种方法结果的对比
7.4 蒸汽再热循环
7.5 蒸汽回热循环
7.6 热电联产(供)循环
7.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7.8 高效及绿色发电技术
8.0 制冷(致冷)循环
8.1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
8.2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8.3 热泵
8.4 热泵与节能环保
8.5 吸收式制冷循环
8.6 其它形式制冷循环
8.7 制冷剂与环保
9.0 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
9.1 混合物的成分
9.2 分压定律及分容积定律
9.3 混合气体参数的计算
9.4 理想气体的混合熵增
9.5.0 湿空气及其状态参数
9.5.1 未饱和与饱和及露点温度
9.5.2 湿空气的湿度
9.6 湿空气的焓及熵
9.7 比湿度的确定及湿球温度
9.8 湿空气的焓湿图与热湿比
9.9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9.10 环保节水型冷却塔简介
10.0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
10.1 研究热力学微分关系式的目的
10.2 特征函数
10.3 数学基础
10.4 热系数
10.5 熵、内能及焓的微分关系式
10.6 比热容的微分关系式
10.7.1 克拉贝龙方程
10.7.2 绝热节流与焦汤系数
10.8 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性质的偏离
10.9 维里方程
10.10 经验性状态方程
10.11.1 普遍化状态方程
10.11.2 对比态原理与通用压缩因子图
11.1 化学热力学基础 概述
11.2.1 化学反应系统的第一定律表达式
11.2.2 化学反应热效应及赫斯定律
11.2.3 理想气体反应热效应Qp与Qv的关系
11.2.4 燃烧热值
11.2.5 标准生成焓
11.2.6 利用标准生成焓的热效应计算
11.3.1 燃料高热值及低热值的计算
11.3.2 过量空气系数及燃烧过程放热量
11.3.3 理论燃烧温度及其确定
11.4.1 化学反应过程的最大有用功
11.4.2 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11.4.3 化学㶲
11.5.1 化学反应方向及限度的判据
11.5.2 反应度
11.5.3 T+P反应的判据——平衡常数的引入
11.5.4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11.5.5 温度及压力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11.6.1 热力学第三定律
11.6.2 绝对熵及其应用


















































































课程详情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互相转换以及热能有效利用的科学,是能源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热物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化工及核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节能的理论基础,是热利用、热设计、热管理及热控制等的基础。本课程主要有气体动力循环、水蒸气的性质与过程、蒸汽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化学热力学基础以及学科研究前沿及研究应用简介等拓展内容。(清华大学)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互相转换以及热能有效利用的科学,是能源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热物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化工及核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节能的理论基础,是热利用、热设计、热管理及热控制等的基础。本课程主要有气体动力循环、水蒸气的性质与过程、蒸汽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化学热力学基础以及学科研究前沿及研究应用简介等拓展内容。(清华大学)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互相转换以及热能有效利用的科学,是能源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热物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化工及核工程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节能的理论基础,是热利用、热设计、热管理及热控制等的基础。本课程主要有气体动力循环、水蒸气的性质与过程、蒸汽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热力学微分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化学热力学基础以及学科研究前沿及研究应用简介等拓展内容。(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