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1 不可或缺的专业气质
1.1.2 循序渐进的基础训练
1.1.3 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
1.1.4 与建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2.1 建筑摄影的概念和要求
1.2.2 建筑摄影的器材和技巧
1.2.3 建筑摄影作品赏析
1.3.1 城市空间环境调研软件
1.3.2 调研资料整理汇报软件
1.4.1 了解图解思考和图解语法
1.4.2 图解思考的步骤与图解实例
1.5.1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基本概况
1.5.2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发展历史
1.5.3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教育书店
1.5.4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道里秋林商场
1.5.5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马迭尔宾馆
1.5.6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防洪胜利纪念塔
1.5.7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空间特色
2.1 关于建筑图
2.2 制图纸的故事
2.3 我叫图线
2.4 字体和比例
2.5 符号
2.6 定位轴线
2.7 尺寸标注
2.8.1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2.8.2 铅笔及其他工具
2.9 绘图一般步骤
2.10.1 图纸绘画方法:平面图
2.10.2 图纸绘画方法:详图
2.10.3 图纸绘画方法:总平面图
2.10.4 图纸绘画方法:剖面图
2.10.5 图纸绘画方法:立面图
3.1 建筑空间是怎么来的
3.2 技术手段促进空间发展
3.3 空间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4.1 空间感觉是怎样形成的:顶界面
3.4.2 空间感觉是怎样形成的:底界面
3.4.3 空间感觉是怎样形成的:侧界面
3.4.4 空间感觉是怎样形成的:柱子
3.5 塑造空间感受的手法
3.6 形式的基本问题
3.7.1 建筑的形式是实体形式与空间形式的统一
3.7.2 建筑的形式是情感的表达
3.7.3 建筑的形式反映时代审美
3.7.4 建筑华丽的形式外衣背后复杂的社会结构
3.8.1 点的形态与视觉心理
3.8.2 线的形态与视觉心理
3.8.3 面的形态与视觉心理
3.9.1 形式美的规律:多样统一性
3.9.2 形式美的规律:均衡与稳定
3.9.3 形式美的规律:韵律与节奏
3.9.4 形式美的规律:对比与微差
3.9.5 形式美的规律:比例与尺度
3.10 本单元设计作业
4.1 建筑功能的概念
4.2.1 建筑功能对单一空间的规定性
4.2.2 建筑功能对复合空间的规定性
4.3 人体尺度的应用
4.4.1 建筑功能分析的概念
4.4.2 建筑功能分析的方法
5.1.1 空间与形式的拓扑关系
5.1.2 默然相对的基面与顶面
5.1.3 垂直线到垂直面的演变
5.2.1 界面之限:L形面与平行面
5.2.2 界面之限:U形面与四周面
5.2.3 界面之限:界面上的洞口
5.3.1 材料之择:建筑与材料的难舍难离
5.3.2 材料之择:材料与形式的等级转换
5.4 本单元设计作业
6.1 光影故事的初体验
6.2 光影对空间的贡献
6.3 光、空间和视知觉
6.4 光影对形态的限定
6.5 用光塑造空间性格
6.6 设计与表达光影之术
6.7 课程回顾
6.8 本单元设计作业
7.1.1 空间的概念
7.1.2 建筑空间解析
7.1.3 建筑空间的分类
7.1.4 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
7.2.1 场地和场所
7.2.2 场地设计要素
7.2.3 图解场地分析
7.2.4 建筑实例
7.3.1 功能的基本概念
7.3.2 空间的量度与形状
7.3.3 物理环境
7.3.4 功能分区
7.3.5 交通流线
7.3.6 功能空间组织
7.4.1 单元重复与整体之内形成韵律
7.4.2 单元的集合构成整体
7.5 建筑空间的认知与组合之任务书































































































课程详情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为建筑空间设计打好坚实的思维基础、理论基础、表达基础、技术基础,并掌握认识空间、思考空间、操作空间以及表达空间的方法和能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为建筑空间设计打好坚实的思维基础、理论基础、表达基础、技术基础,并掌握认识空间、思考空间、操作空间以及表达空间的方法和能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为建筑空间设计打好坚实的思维基础、理论基础、表达基础、技术基础,并掌握认识空间、思考空间、操作空间以及表达空间的方法和能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一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下)
下一篇: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