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0.1 课程整体设计,专业内涵简介(以移动通信为例)
0.2 培养目标、大学教育与大学怎么读简介
1.1 计算之芯:拓展人类智能
1.2 互联网络:新经济的发端
1.3 移动应用:新经济的引擎
1.4 摄影显示:信息发展动力
1.5 人机交互:提升人类智慧
1.6 集成电路:信息产业基石
1.7 信息存储:大数据的基础
2.1 学习能力:向上之心知为先
2.2 创造能力:胆大心细奇必勇
2.3 人文关怀:相与之情善向德
2.4 电子信息:专业知识载厚实
3.1 古希腊三哲的教育理念
3.2 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通用工程师教育
3.3 德国洪堡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4 英国牛津大学:自由教育理念
3.5 美国弗莱克斯纳:基础研究与服务社会
3.6 德国雅思贝尔斯:全人教育理念
3.7 哈佛大学与通识教育改革
3.8 麻省理工学院与工程教育改革
3.9 斯坦福大学与创业教育、开环大学
3.10 欧林工学院与广义工程教育
4.1 教育经典《学记》:教学相长和藏息相辅
4.2 儒家教育思想:三个境界和三种方法
4.3 道家教育思想:不言之教和留白示弱
4.4 禅宗教育思想:空杯心态和不立文字
4.5 朱熹与宋代书院:会讲制度和理学思想
4.6 王阳明与明代书院:知行合一和心学思想
5.1 通识教育:显性教学与隐性教育
5.2 学业导师:读书活动与大学规划
5.3 书院生活:个体实践与社团活动
6.1 研究型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和3类6门课程的教学实践
6.2 探究项目教学方法:课内外结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6.3 新生研讨课“从智能手机谈起”: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6.4 核心专业课“随机过程理论”:探究项目内容设计
6.5 核心专业课“随机过程理论”:探究项目实施效果
7.1 教学改革思路:积极学习原则与循环迭代的方法
7.2 电子设计基础训练:认识器件、掌握软硬件工具
7.3 单片机基础训练:感受软、硬件协同设计的魅力
7.4 综合设计实验:模拟、数字到综合设计循环迭代
8.1 科研训练的小热身:体验科研负责人
8.2 科技竞赛的大比拼:实践中锻炼自己
8.3 实验室里暗藏玄机:研究中提升能力
9.1 创新和创业教育基本情况
9.2 商业案例分析的课程设计
9.3 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方法
10.1 百家争鸣论学习:专业与通识、基础与创新
10.2 “自我”如何寻找:追求优秀与保持个性
10.3 最纠结的选择:保研与考研、硕士与博士
10.4 人生的“迷”途:如何认识迷茫?如何走出迷茫?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帮助学习者了解专业内涵,增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共性问题的思考分析框架,在探索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之路。
本课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帮助学习者了解专业内涵,增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共性问题的思考分析框架,在探索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之路。
本课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帮助学习者了解专业内涵,增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共性问题的思考分析框架,在探索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