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微生物及其特点
1.2 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2.1 细菌的个体形态及大小
2.2 细胞壁及其化学组成
2.3 细胞壁的结构
2.4 革兰氏染色
2.5 细胞膜及间体
2.6 细胞质及其他结构
2.7 鞭毛和荚膜
2.8 芽孢
2.9 细菌的繁殖与群体结构
2.10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
3.1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3.2 酵母菌的繁殖与生活史
3.3 霉菌的形态结构
3.4 霉菌的繁殖
3.5 霉菌的代表种属
4.1 病毒的结构与形态
4.2 病毒的化学组成及构造
4.3 噬菌体的增殖
4.4 病毒的增殖
5.1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5.2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5.3 培养基及其分类功能
6.1 微生物生长:微生物测定方法
6.2 微生物生长: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6.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因素:温度和pH
6.4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因素:水分和氧气
6.5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因素
7.1 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7.2 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7.3 基因突变概论
7.4 基因突变的自发性
7.5 基因突变的机制
7.6 细菌基因重组-转化与转导
7.7 细菌基因重组-接合与原生质体融合
7.8 基因工程简介
7.9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8.1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8.2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8.3 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1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标准 基本概念
9.2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标准 菌落总数
9.3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标准 大肠菌群
9.4 微生物污染与食物中毒
10.1 食品微生物学检测 菌落总数测定
10.2 食品微生物学检测 大肠埃希氏菌及检测
10.3 食品微生物学检测 阪崎克罗诺杆菌及检测
10.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弧菌及检测
10.5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检测
10.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10.7 食品卫生学检验 弯曲杆菌及检测
10.8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及检测
10.9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及检测
1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测
10.11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检测
























































课程详情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基本特性、微生物与食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内容包括微生物特点、生长、营养、代谢、遗传、生态、微生物与食品生产、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等理论知识和微生物培养、染色、分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基本特性、微生物与食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内容包括微生物特点、生长、营养、代谢、遗传、生态、微生物与食品生产、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等理论知识和微生物培养、染色、分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基本特性、微生物与食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内容包括微生物特点、生长、营养、代谢、遗传、生态、微生物与食品生产、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等理论知识和微生物培养、染色、分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一篇:漫谈岩土中的工程艺术
下一篇: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