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主旨
1.2 观察方法
1.3 古今之别
1.4.1 王朝统辖的重心(上)
1.4.2 王朝统辖的重心(下)
1.5.1 疆域的变易性(上)
1.5.2 疆域的变易性(下)
1.6 唐朝疆域的本质
2.1 什么叫“南北兼跨”?
2.2.1 局面形成的条件(上)
2.2.2 局面形成的条件(下)
2.3.1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上)
2.3.2 唐朝鼎盛局面的建构(下)
2.4.1 盛世局面维系的局限(上)
2.4.2 盛世局面维系的局限(中)
2.4.3 盛世局面维系的局限(下)
2.5.1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上)
2.5.2 异质性帝国存续的条件(下)
3.1 引言
3.2 康婆墓志
3.3.1 康庭兰墓志(上)
3.3.2 康庭兰墓志(下)
3.4.1 曹闰国墓志(上)
3.4.2 曹闰国墓志(下)
3.5 总结
4.1 引言
4.2 这方墓志说了什么?
4.3.1 地著(本地)化问题(上)
4.3.2 地著(本地)化问题(中)
4.3.3 地著(本地)化问题(下)
4.4 结论































课程详情
本课通过案例式的讲授,以点带面地展现唐朝前期南北兼跨局面的构筑、包容兼纳的气象和不同族群的相互交融,粟特胡人与后裔入居河朔衍化成为本土人的过程及其在唐宋交替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旨在探寻政权的衍变与胡汉民众之间存有的密切关联,以此映照出中古东方社会嬗变之中的某些特质。(中央民族大学)
本课通过案例式的讲授,以点带面地展现唐朝前期南北兼跨局面的构筑、包容兼纳的气象和不同族群的相互交融,粟特胡人与后裔入居河朔衍化成为本土人的过程及其在唐宋交替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旨在探寻政权的衍变与胡汉民众之间存有的密切关联,以此映照出中古东方社会嬗变之中的某些特质。(中央民族大学)
本课通过案例式的讲授,以点带面地展现唐朝前期南北兼跨局面的构筑、包容兼纳的气象和不同族群的相互交融,粟特胡人与后裔入居河朔衍化成为本土人的过程及其在唐宋交替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旨在探寻政权的衍变与胡汉民众之间存有的密切关联,以此映照出中古东方社会嬗变之中的某些特质。(中央民族大学)
上一篇:中国饮食文化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