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人生
1.2 哲学
1.3 马加爵事件
1.4 复旦投毒案
1.5 杨元元事件
1.6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
1.7 生命教育或人生教育的演变
1.8 哲学与人生的主题
2.1 人是什么
2.2 人性是什么
2.3 人性的一般理解
2.4 人格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2.5 认识你自己
3.1 大学生典型案例分析
3.2 什么是家庭教育(一)
3.3 什么是家庭教育(二)
3.4 家庭教养方式
3.5 家庭教育需要澄清的两个问题
4.1 什么是爱情
4.2 如何识别真爱
4.3 婚姻中的爱情
4.4 爱情要冷静
4.5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5.1 什么是友谊
5.2 孔子的交友之道
5.3 友谊的作用
5.4 当代大学的交友之道
6.1 生命的宝贵
6.2 有限生命的超越
6.3 反对自杀——叔本华的观点
6.4 大学生轻生案例分析
7.1 什么是幸福
7.2 幸福的结构与特征
7.3 实现幸福的外在条件与内在途径
7.4 美德与幸福
8.1 信仰的意义
8.2 孔子的信仰
8.3 老子的信仰
8.4 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确立
9.1 解读挫折
9.2 如何面对命运的捉弄
9.3 做情绪的主人
9.4 康德的人生故事
10.1 密尔的论自由(上)
10.2 密尔的论自由(下)
10.3 对权威的服从
10.4 对权威的挑战
11.1 死亡走向何方
11.2 对死亡的理性态度
11.3 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应对


















































课程详情
本课程共设置了十个专题:塑造人格/人性、家庭教育、解读爱情、构建友谊、珍视生命、追求幸福、人生信仰、阐释自由、应对挫折和畅谈死亡,以期帮助学习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课程共设置了十个专题:塑造人格/人性、家庭教育、解读爱情、构建友谊、珍视生命、追求幸福、人生信仰、阐释自由、应对挫折和畅谈死亡,以期帮助学习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课程共设置了十个专题:塑造人格/人性、家庭教育、解读爱情、构建友谊、珍视生命、追求幸福、人生信仰、阐释自由、应对挫折和畅谈死亡,以期帮助学习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下一篇:心性之学与大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