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简谐运动的特征和描述
1.2 简谐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相位
1.3 旋转矢量表示法
1.4 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1.5 简谐运动的能量
1.6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1.7 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拍
1.8 相互垂直的简谐运动的合成
1.9 阻尼振动
1.10 受迫振动 共振
2.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波的描述
2.2 平面简谐波波函数
2.3 波动方程与波速
2.4 平面简谐波的能量
2.5 惠更斯原理及应用
2.6 波的叠加原理与波的干涉
2.7 驻波 半波损失
2.8 多普勒效应
2.9 声波
3.1 热力学基本概念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3 准静态过程中的等体过程
3.4 准静态过程中的等压过程
3.5 准静态过程中的等温过程
3.6 准静态过程中的绝热过程
3.7 循环过程
3.8 卡诺循环
3.9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4.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4.3 三个统计速率
4.4 玻尔兹曼能量分布
4.5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4.6 温度的微观意义
4.7 真实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4.8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4.9 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4.10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4.11 克劳修斯熵







































课程详情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物理》课程分为《大学物理(一)》(力学、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大学物理(二)》(振动与波动、热学)、《大学物理(三)》(电磁学)和《大学物理(四)》(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简介、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概论)四个部分。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物理》课程分为《大学物理(一)》(力学、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大学物理(二)》(振动与波动、热学)、《大学物理(三)》(电磁学)和《大学物理(四)》(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简介、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概论)四个部分。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物理》课程分为《大学物理(一)》(力学、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大学物理(二)》(振动与波动、热学)、《大学物理(三)》(电磁学)和《大学物理(四)》(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简介、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概论)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