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0.1 物理化学研究范畴
0.2 物理化学逻辑框架及科学定义
1.1 物质的pVT关系和热性质 引言
1.2.1 系统与环境
1.2.2 状态和状态函数
1.3.1 流体的pVT状态图、气液相变和临界现象
1.3.2 临界现象与压缩因子
1.4.1 水的相图
1.4.2 水的三相点及硫的相图
1.5.1 范德华方程的建立
1.5.2 范德华方程对气液相变的应用及改进
1.6 普遍化计算和对应状态原理
1.7.1 热、功与热力学能
1.7.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推论
1.8 标准热容
1.9 标准相变焓
1.10.1 反应进度与摩尔反应焓
1.10.2 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熵
1.11 热性质数据的来源
2.1 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引言
2.2.1 热力学第二定律
2.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2.2.3 可逆过程
2.3.1 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
2.3.2 卡诺定律及推论
2.4.1 热温商
2.4.2 克劳修斯不等式和可逆性判断
2.5.1 熵及熵判据
2.5.2 熵增原理
2.5.3 熵的本质
2.6.1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一)
2.6.2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二)
2.6.3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三)
2.7.1 热力学基本方程(一)
2.7.2 热力学基本方程(二)
2.7.3 热力学基本方程(三)
2.8.1 基础理论计算公式
2.8.2 理想气体状态函数
2.8.3 不同过程的应用
2.9.1 焦耳实验
2.9.2 焦耳—汤姆逊实验
2.10.1 可逆相变化
2.10.2 不可逆相变化
2.11.1 热力学第三定律产生的背景
2.11.2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发展
2.11.3 推论与标准摩尔熵
2.12 化学反应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2.13 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2.14.1 单元系相平衡 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一)
2.14.2 单元系相平衡 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二)


















































课程详情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将物理化学知识用于分析理解化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将物理化学知识用于分析理解化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加强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将物理化学知识用于分析理解化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