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课(haotk.com),助力个人能力素养提升更简单!
首页 > 在线课程 > 理学教程 >  人类与生态文明
收藏
课程目录
1.1 人是什么 1.2 生态是什么 1.3 《人类与生态文明》内容简介 2.1.1 地球存在的时间 2.1.2 地球的圈层结构 2.1.3 地球大气层演变与生命 2.2.1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2.2.2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2.3.1 环境及其资源效应 2.3.2 人类的环境 2.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1.1 人的生物学特征 3.1.2 人类进化的两种观点和露西 3.1.3 直立行走对人类进化的意义 3.1.4 直立行走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3.1.5 人类不是生物学成功的物种 3.2.1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3.2.2 直立行走的生态生物学适应意义 3.2.3 早期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3.3 人种与环境 3.4.1 人体身高、体重与环境 3.4.2 高山与人体 3.4.3 人体的消化与环境 3.4.5 社会发展与人的体质变化 4.1.1 熊的进化 4.1.2 早期人类分布区扩大与生态分化 4.1.3 生活方式变化在现代人的快速扩展中的作用 4.1.4 现代人类与虎的竞争 4.1.5 现代人类与动物的区别 4.2.1 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的生态学内涵 4.2.2 文化如何提升人在环境中的适应和竞争能力 4.2.3 人类的文化属性 4.2.4 文化属性对人类、生物和地球的影响 4.3 有文化的现代人类与环境的新型生态关系 4.4.1 文化对自然选择的影响 4.4.2 文化选择 4.4.3 科学“亚当”和“夏娃” 5.1.1 建筑文化与环境 5.1.2 饮食文化与环境 5.1.3 婚姻与环境 5.1.4 原始崇拜与环境 5.1.5 酒文化与环境 5.1.6 服饰与环境 5.1.7 环境与性格 5.2.1 两河文明的衰亡 5.2.2 复活节岛文明的兴衰 5.2.3 玛雅文明的兴衰 5.2.4 撒哈啦文明的兴衰 5.2.5 中华文明延续与变迁 5.3.1 传统的社会经济系统观与生态经济系统观 5.3.2 人均消费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5.3.3 社会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5.4.1 文化的变化与演进 5.4.2 文化演进的规律 5.4.3 环境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6.1.1 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6.1.2 文化对环境影响的基本模式 6.2.1 狩猎与采集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6.2.2 农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6.2.3 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6.2.4 信息社会及全球一体化对环境的影响 6.3 文化、文明对地球的影响 7.1.1 生命系统的特性(一) 7.1.2 生命系统的特性(二) 7.1.3 生命系统的特性(三) 7.2.1 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7.2.2 水体污染 7.2.3 森林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7.2.4 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与污染影响 7.2.5 农田退化与粮食危机 7.2.6 生物入侵 7.3.1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人类文明 7.3.2 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态服务功能 8.1.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8.1.2 盖雅(Gaia)假说 8.1.3 现代人类的发展——文明化 8.1.4 自然环境的产品服务已难于支撑现代人类社会 8.1.5 人类发展必定会改变自然环境 8.1.6 现代人类具有对环境的强大改造和建设能力 8.2.1 生态文明的定义 8.2.2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区别 8.2.3 生态文明观念 9.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9.2.1 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9.2.2 生态红线 9.3.1 生态环境建设(一) 9.3.2 生态环境建设(二) 9.3.3 自然保护区建设 9.4.1 生态足迹和碳足迹 9.4.2 低碳生活 9.4.3 节约型社会建设 9.5.1 清洁生产 9.5.2 循环经济 9.5.3 低碳经济 9.5.4 生态工业园建设 9.6 结语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从人的生物生态适应和文化生态适应两个层面,全面论述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文明与支撑文明的环境的关系。
本课程从人的生物生态适应和文化生态适应两个层面,全面论述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文明与支撑文明的环境的关系。
26888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