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 课程简介
2 微生物的概念
3 微生物的种类
4 微生物的特点
5.1 细菌的形态
5.2 细菌的基本结构
5.3 细菌的特殊结构
5.4 芽孢
5.5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5.6 细菌的营养
5.7 细菌的生长繁殖
5.8 细菌的新陈代谢产物
5.9 细菌培养基类型
5.10 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5.11 病料触片制备及美蓝染色
5.12 细菌培养物涂片的制备
5.13 细菌培养物革兰氏染色
5.14 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及染色法
5.15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6.1 病料中细菌的分离培养
6.2 细菌的接种培养
6.3 糖发酵试验
6.4 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的生化试验
6.5 三糖铁生化试验
7.1 采集病料防止污染的原则
7.2 病料的采集、保存及运送
8.1 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8.2 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8.3 细菌的血清学鉴定
8.4 动物接种试验
8.5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
9.1 病毒的基本特征
9.2 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9.3 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9.4 病毒的复制
9.5 病毒的动物接种
9.6 病毒的禽胚培养
9.7 病毒的组织细胞培养
9.8 病毒的干扰现象
9.9 干扰素
9.10 病毒的血凝现象
9.11 病毒的包涵体
9.12 病毒血凝试验的原理
9.13 病毒血凝试验的操作步骤
9.14 病毒血凝试验的结果判定
9.15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
9.16 四单位病毒的配制
9.17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步骤
9.18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结果
9.19 病料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9.20 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9.21 病毒的分离培养
10.1 正常菌群及其有益作用
10.2 菌群失调症及其原因
10.3 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10.4 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10.5 光线和射线对微生物的影响
10.6 干燥和渗透压对微生物的影响
10.7 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10.8 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0.9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0.10 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
10.11 毒力变异的方法
10.12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10.13 药敏试验的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1.1 传染发生的条件
11.2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11.3 免疫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11.4 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
11.5 中枢免疫器官
11.6 外周免疫器官
11.7 免疫活性细胞
11.8 辅佐细胞
11.9 其他免疫细胞
11.10 抗原的概念
11.11 构成抗原的条件
11.12 抗原的分类
11.13 重要的微生物抗原
11.14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1.15 免疫应答的参与细胞表现形式与特点
11.16 体液免疫的过程
11.17 抗体的概念和分类
11.18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11.19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1.20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1.21 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11.22 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11.23 细胞免疫的应答过程
11.24 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
11.25 细胞因子
11.26 防御屏障
11.27 吞噬作用
11.28 补体的激活途径
11.29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1.30 抗细胞外寄生菌感染
11.31 抗细胞内寄生菌感染
11.32 抗病毒感染免疫
12.1 血清学试验
12.2 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12.3 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
12.4 直接凝集试验
12.5 间接凝集试验
12.6 布鲁氏菌病的平板凝集试验
12.7 环状沉淀试验
12.8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
12.9 补体结合试验
12.10 荧光标记抗体技术
12.11 酶标抗体技术原理
12.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
12.1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12.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判定
12.15 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12.16 胶体金标记技术
13.1 变态反应的概念
13.2 I型变态反应
13.3 II型变态反应
13.4 Ⅲ型变态反应
13.5 Ⅳ型变态反应
13.6 变态反应的防治
14.1 平板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14.2 鸡白痢的检疫
14.3 琼扩试验的原理
14.4 琼扩试验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15.1 活疫苗
15.2 灭活疫苗
15.3 生物技术疫苗
15.4 多价和联苗
15.5 免疫血清
15.6 诊断液
15.7 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15.8 免疫血清使用的注意事项



































































































































课程详情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正确诊断细菌病、病毒病等传染性疾病;正确消毒与灭菌;利用生物制品进行免疫预防和治疗。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正确诊断细菌病、病毒病等传染性疾病;正确消毒与灭菌;利用生物制品进行免疫预防和治疗。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正确诊断细菌病、病毒病等传染性疾病;正确消毒与灭菌;利用生物制品进行免疫预防和治疗。
上一篇:农业气象学
下一篇:大学物理1(力学、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