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0.1 绪论
1.1 参考系、坐标系和质点
1.2 位移和速度
1.3 平面极坐标速度表示
1.4 加速度
1.5 匀加速运动
1.6 抛体运动
1.7 匀速圆周运动
1.8 变速圆周运动
1.9 相对运动
2.1 牛顿第一定律
2.2 牛顿第二、三定律
2.3 常见的几种力
2.4 基本的自然力
2.5 应用牛顿定律解题
2.6 平动非惯性系
2.7 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
2.8 傅科摆
2.9 潮汐力与潮汐
2.10 潮汐力现象
3.1 冲量与动量定理
3.2 质点系动量定理
3.3 动量守恒定律
3.4 变质量问题
3.5 质心
3.6 质心系、力矩
3.7 质心运动定理
3.8 两体问题
3.9 质点角动量、角动量定理
3.10 角动量守恒定律
3.11 质点系角动量、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3.12 质心系角动量定理
4.1 功和动能定理
4.2 一对力的功
4.3 保守力和势能
4.4 由势能求保守力、梯度
4.5 均匀球体的引力
4.6 势能曲线
4.7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4.8 有心力场中质点运动简介1
4.9 有心力场中质点运动简介2
4.10 克尼希定理
4.11 质心系中的功能原理
4.12 流体的定常流动
4.13 伯努利方程
5.1 刚体的运动
5.2 刚体定轴转动(运动学)
5.3 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5.4 转动惯量的计算
5.5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5.6 定轴转动的功能原理
5.7 刚体的平面运动
5.8 进动
5.9 刚体定轴转动小结
6.1 简谐振动
6.2 旋转矢量图和复数表示
6.3 简谐振动能量的能量特征
6.4 谐振分析
6.5 非线性振动简介
6.6 同振动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
6.7 同振动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拍和拍频
6.8 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
6.9 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不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
6.10 阻尼振动
6.11 受迫振动
6.12 共振
6.13 品质因数
7.1 简谐波的产生
7.2 简谐波的波函数(1)
7.3 简谐波的波函数(2)
7.4 简谐波的能量(1)
7.5 简谐波的能量(2)
7.6 声波
7.7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
7.8 机械波的半波损失
7.9 波的叠加和干涉
7.10 驻波(一)
7.11 驻波(二)
7.12 简正模式和简正频率
7.13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一)
7.14 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二)
7.15 电磁波(光)的多普勒效应
7.16 冲击波
7.17 波动方程的推导
7.18 波的吸收
7.19 色散、复波和群速度
8.1 时空变换
8.2 绝对时空观和伽利略变换
8.3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一)
8.4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二)
8.5 洛伦兹变换(一)
8.6 洛伦兹变换(二)
8.7 同时性的相对性
8.8 时间延缓
8.9 长度收缩
8.10 洛伦兹协变矢量和洛伦兹变换不变量
8.11 相对论速度合成(一)
8.12 相对论速度合成(二)
8.13 动量和质量
8.14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8.15 相对论动能 质能关系
8.16 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8.17 相对论动量和能量的变换
9.1 热学:宏观和微观
9.2 统计规律
9.3 平衡态和准静态
9.4 理想气体温标
9.5 理想气体压强
9.6 温度的统计意义
9.7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9.8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9.9 三种速率
9.10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
10.1 玻耳兹曼分布律和平均自由程(一)
10.2 玻耳兹曼分布律和平均自由程(二)
10.3 范氏气体
10.4 相变
10.5 输运过程
10.6 准静态过程
10.7 功、热、内能
10.8 热力学第一定律
10.9 热容量
10.10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1.1 循环过程
11.2 卡诺循环
11.3 汽油机
11.4 致冷机
11.5 自然过程的方向
11.6 热力学第二定律
11.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11.8 热力学几率
11.9 玻耳兹曼熵公式和熵增加原理
11.10 玻耳兹曼分布
11.11 混合熵
11.12 熵增加原理及熵补偿原理
11.13 可逆过程和卡诺定理
11.14 热力学温标
11.15 克劳修斯熵公式
11.16 克劳修斯不等式
11.17 例题
11.18 温熵图
11.19 熵和能量退化
11.20 克拉伯龙方程
11.21 冰为什么是滑的?
















































































































































课程详情
大学物理的课程归纳了物理学的经典内容,是前辈物理学家的发现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大学物理中的很多思想方法都带有普适性,对其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大学物理的课程归纳了物理学的经典内容,是前辈物理学家的发现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大学物理中的很多思想方法都带有普适性,对其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大学物理的课程归纳了物理学的经典内容,是前辈物理学家的发现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大学物理中的很多思想方法都带有普适性,对其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动物微生物检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