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1 教师专业内涵
1.1.2 教师专业化
1.1.3 教师专业素养
1.2.1 素质教育的内涵
1.2.2 素质教育的特征
1.2.3 素质教育的实施
1.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学说
1.3.2 中学生观
1.3.3 如何践行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1.4.1 教师职业的意义
1.4.2 教师职业的责任
1.4.3 教师职业的价值
1.5.1 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与促进者
1.5.2 教师是教学创造者、课程开发者与教学组织者
2.1.1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2.1.2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
2.1.3 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2.2.1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2.2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一)
2.2.3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二)
3.1.1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3.1.2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点
3.1.3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3.1.4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3.2.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背景与原则
3.2.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上)
3.2.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下)
3.3.1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出台背景与意义
3.3.2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精神
3.3.3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基本内容
3.3.4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3.4.1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与恪守职业道德
3.4.2 关爱学生与教育惩罚
3.4.3 乐于奉献与维护权利
3.4.4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形成师德素养
3.4.5 注重师德修养与个人道德修养
4.1.1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4.1.2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4.1.3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综合练习
4.2.1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4.2.2 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4.2.3 正确处理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4.2.4 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5.1.1 教育法规的内涵与特点
5.1.2 教育法规的原则与功能
5.1.3 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5.1.4 教育法律关系与责任
5.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
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
5.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读
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
5.3.1 教师的基本权利
5.3.2 教师的基本义务
5.3.3 教师要依法从教
5.4.1 学生的法律地位
5.4.2 学生的基本权利
5.4.3 学生的基本义务
5.4.4 保护学生的权利
6.1.1 教育研究的含义与价值
6.1.2 教育研究的类型
6.2.1 选择教育研究问题
6.2.2 综述教育研究文献
6.2.3 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6.2.4 收集、整理与分析教育研究资料
6.2.5 表达教育研究成果
6.3.1 观察法
6.3.2 调查法
6.3.3 历史法
6.3.4 实验法
6.3.5 行动研究法
7.1.1 语言与教师语言
7.1.2 教师语言的性质
7.1.3 教师语言的类型
7.2.1 教师教学语言的特征
7.2.2 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容
7.2.3 教师教学语言的原则
7.3.1 教师教育语言的特征
7.3.2 教师教育语言的内容
7.3.3 教师教育语言的使用原则
7.3.4 教师教育语言的类型
7.4.1 教师书面语的使用要求
7.4.2 教师书面语的文体




















































































课程详情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教师发展、师德规范、教育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师德自律精神与依法执教理念。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教师发展、师德规范、教育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师德自律精神与依法执教理念。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教师发展、师德规范、教育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师德自律精神与依法执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