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全球气候变化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1.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以及行动
1.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以及目标和行动措施
1.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实施的策略
2.1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概念与方法
2.2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
2.3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2.4 气候变化的成因与预估:排放情景与气候变化预估
3.1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概念与方法
3.2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3.3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3.4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适应与风险管理
4.1 各国自主决定贡献(INDCs)及其评估
4.2 各国目前采取的国内减排行动及其政策工具
4.3 新气候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双赢
4.4 中国与新气候经济
5.1 中国IND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5.2 中国INDC非化石能源的增长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5.3 中国INDC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和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5.4 中国实现INDC的政策和行动支持
6.1 世界能源形势
6.2 中国能源形势
6.3 中国能源挑战与能源革命
6.4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低碳发展
7.1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7.2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措施及结果
7.3 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转型新特点
7.4 我国低碳发展转型的新战略和新政策
8.1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排放协同
8.2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效应协同
8.3 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协同
9.1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9.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及其评估报告
9.3 过去的气候变化
9.4 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9.5 现代中国气候变化
10.1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10.2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架构
10.3 联合国公约渠道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演进
10.4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及预判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从中国的角度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了解中国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认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学习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同时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对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进行解读,阐述中国有雄心的气候变化行动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同效益。(清华大学)
本课程从中国的角度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了解中国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认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学习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同时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对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进行解读,阐述中国有雄心的气候变化行动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同效益。(清华大学)
本课程从中国的角度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了解中国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认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学习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同时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对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进行解读,阐述中国有雄心的气候变化行动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同效益。(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