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1 天的含义
1.1.2 天人合一的解读
1.2.1 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整体
1.2.2 人所遵循的规律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1.2.3 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具体表现层面体现为“天人同构”
1.2.4 遵循自然规律不仅有理性的要求,也有道德情感的要求
1.2.5 天人合一的道德观要求我们有更宽广的胸襟和更博大的爱
1.2.6 道德本身就是规律的一种具体体现
1.2.7 精神快乐的境界
1.2.8 精神解放的境界
1.2.9 随心所欲的境界
1.3.1 生命是最伟大的美德
1.3.2 每个人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
1.3.3 人应该珍爱一切生命
1.3.4 和谐是阴阳化育的自然规律
1.3.5 和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1.3.6 实现天人合一的应有之义是人自身的和谐
1.3.7 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天人合一中体现主体价值
1.3.8 发展是天地永不停息的脚步
1.3.9 在天人合一中不断升华,以“无我”实现自我的终极超越
2.1 “厚德载物”的基本含义
2.2 中庸和顺的道德追求
2.3 仁爱贵生的道德规范
2.4 反身而诚的道德约束
2.5 应该形成“生命共同体”的伦理观
2.6 现代生态伦理学应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2.7 传统生态道德为道德意志养成与道德行为践行提供指引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的四个维度
3.2 自然美——“素”
3.3 自然美——“顺”
3.4 中和美——“中”
3.5 中和美——“和”
3.6 生活美——“简”
3.7 生活美——“雅”
3.8 人格美——“谦谦君子”
3.9 人格美——“无为清净”
3.10 人格美——“逍遥自在”
3.11 家园意识
3.12 生活艺术
4.1 道法自然的整体观
4.2 道法自然的发展观
4.3 道法自然的和谐观
4.4 尊重自然
4.5 顺应自然
4.6 保护自然
5.1 传统消费文化的导言
5.2 传统消费文化的内容
5.3 俭近仁
5.4 见素抱朴
5.5 墨子
5.6 少私寡欲
5.7 侈则多欲
5.8 生态危机
5.9 消费主义加剧生态危机
5.10 俭生活
5.11 慢生活
























































课程详情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上一篇: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案解析
下一篇:景观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