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1.2 教师介绍
1.3 相关知识介绍
2.1 健康人标准和优秀人要素
2.2 优秀人的共性
2.3 现代人的素养
3.1 诗疗意义和诗疗历史
3.2 诗疗历史
3.3 诗疗案例
4.1 诗疗定义和诗疗原理
4.2 诗疗原理
4.3 诗疗功用
5.1 《相信未来》的诗疗解读
5.2 诗的内容诗疗
5.3 诗的形式诗疗
6.1 《内陆高迥》的诗疗解读
6.2 诗的内容诗疗
6.3 诗的形式诗疗
7.1 《诗八首》的诗疗解读
7.2 诗的内容诗疗
7.3 诗的形式诗疗
8.1《蛇》的诗疗解读
8.2 诗的内容疗法
8.3 诗的形式疗法
9.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疗解读
9.2 诗的内容疗法
9.3 诗的形式疗法
10.1《纸船——寄母亲》的诗疗解读
10.2 诗的内容疗法
10.3 诗的形式疗法
11.1《乡愁》的诗疗解读
11.2 诗的内容疗法
11.3 诗的形式疗法
12.1《因为风的缘故》的诗疗解读
12.2 诗的内容疗法
12.3 诗的形式疗法
13.1 《回答》的诗疗解读
13.2 诗的内容疗法
13.3 诗的形式疗法
14.1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的诗疗解读
14.2 诗的内容疗法
14.3 诗的形式疗法
15.1 诗疗利用的诗三大功能
15.2 抒情功能
15.3 审美功能
16.1 诗体的诗疗性
16.2 诗体的诗疗性
16.3 小诗的诗疗性
17.1 小诗的写作欣赏
17.2 小诗写作
17.3 小诗欣赏
18.1 新格律诗的写作欣赏
18.2 新格律诗写作
18.3 新格律诗欣赏
19.1 图像诗写作欣赏
19.2 图像诗写作
19.3 图像诗欣赏
20.1 散文诗的写作欣赏
20.2 散文诗写作
20.3 散文诗欣赏
21.1 诗体的三种生成模式
21.2 诗体调和
21.3 诗体影响
22.1 新诗诗形的三个时期
22.2 中期诗形
22.3 晚期诗形
23.1 新诗现代性的两大建设
23.2 启蒙现代性建设
23.3 审美现代性建设
24.1 诗疗自创的三大术语
24.2 美欲
24.3 诗疗诗
25.1 诗疗借鉴的三大心理学理论
25.2 阿德勒、荣格:个体与原型
25.3 弗罗姆、荷妮:社会与文化
26.1 诗疗借鉴的三大心理学术语
26.2 自信
26.3 道德情感
27.1 诗疗借鉴的三大艺术疗法
27.2 音乐疗法
27.3 绘画疗法

















































































课程详情
《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是国内外第一门系统传授“诗歌疗法”的创新型课程,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跨学科”(文学与心理学及医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和大学各个本科专业的“多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通识课程。通过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欣赏、写作的教学和诗歌疗法的原理、方法的教学,将诗的欣赏和诗的治疗融为一体,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感丰富的现代人。教学过程即“诗疗”过程,学生可以减轻压力,减少焦虑,增加自信,还可以欣赏到优美的现代诗歌,掌握“诗疗”方法和欣赏及写作现代诗歌的技巧。(东南大学)
《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是国内外第一门系统传授“诗歌疗法”的创新型课程,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跨学科”(文学与心理学及医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和大学各个本科专业的“多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通识课程。通过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欣赏、写作的教学和诗歌疗法的原理、方法的教学,将诗的欣赏和诗的治疗融为一体,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感丰富的现代人。教学过程即“诗疗”过程,学生可以减轻压力,减少焦虑,增加自信,还可以欣赏到优美的现代诗歌,掌握“诗疗”方法和欣赏及写作现代诗歌的技巧。(东南大学)
《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是国内外第一门系统传授“诗歌疗法”的创新型课程,是大学中文本科专业的“跨学科”(文学与心理学及医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和大学各个本科专业的“多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通识课程。通过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欣赏、写作的教学和诗歌疗法的原理、方法的教学,将诗的欣赏和诗的治疗融为一体,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感丰富的现代人。教学过程即“诗疗”过程,学生可以减轻压力,减少焦虑,增加自信,还可以欣赏到优美的现代诗歌,掌握“诗疗”方法和欣赏及写作现代诗歌的技巧。(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