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什么是财政学
1.2 全口径政府收支
1.3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1.4 两种政府观
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2 实证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2.3.1 帕累托标准
2.3.2 埃奇沃斯盒状图
2.3.3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2.3.4 福利的衡量
2.3.5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3.1 公共决策
3.2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各方参与动机
3.3 中位投票定理
3.4 预算扩张与设租
4.1 公共产品的概念、性质与分类
4.2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
4.3 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
4.4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及相应分类
5.1 什么是外部性
5.2 科斯定理
5.3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6.1 公共支出概述
6.2 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6.3 公共支出控制
7.1 教育支出
7.2.1 社会保障支出
7.2.2 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7.2.3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
8.1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
8.2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8.3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9.1 公共收入
9.2.1 税收要素——税率
9.2.2 税收要素
10.1 什么是税收公平
10.2.1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10.2.2 商品税的转嫁与归宿
10.2.3 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10.2.4 税收归宿与资本化
10.2.5 税收的转嫁与收入再分配
10.3.1 拉姆齐法则
10.3.2 税收的超额负担及衡量
10.3.3 偷逃税分析
11.1 公债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11.2.1 公债负担的基本原理
11.2.2 公债负担的限度及其衡量指标
12.1.1 政府预算的含义和原则
12.1.2 政府预算的形式
12.1.3 政府预算的程序
12.2 国家金库
13.1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13.2 政府间收入划分
13.3 政府间转移支付
14.1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14.2.1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14.2.2 财政政策的政策乘数
14.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14.3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14.4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课程详情
本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财政、税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理论性强,涵盖的知识面广,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支出理论(公共决策、公共产品、外部性、公共支出的扩张与主要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收入理论(税收、公债)、财政体制(预算与政府间关系)和财政政策。(浙江财经大学)
本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财政、税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理论性强,涵盖的知识面广,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支出理论(公共决策、公共产品、外部性、公共支出的扩张与主要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收入理论(税收、公债)、财政体制(预算与政府间关系)和财政政策。(浙江财经大学)
本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财政、税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理论性强,涵盖的知识面广,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支出理论(公共决策、公共产品、外部性、公共支出的扩张与主要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收入理论(税收、公债)、财政体制(预算与政府间关系)和财政政策。(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