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1 审计的定义和本质(1)
1.1.2 审计的定义和本质(2)
1.2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3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1.4 审计的对象与目标
2.1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3.1.1 国家审计机关
3.1.2 民间审计组织
3.1.3 内部审计机构
3.2.1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3.2.2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4.1.1 审计的准则(1)
4.1.2 审计的准则(2)
4.2 审计依据
5.1 审计程序
5.2 政府审计程序
5.3 注册会计师审计流程
6.1 审计证据
6.2.1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6.2.2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6.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7.1 账项基础审计
7.2 制度基础审计
7.3 风险基础审计
7.4 审计模式的应用选择
8.1 传统审计技术方法概述
8.2.1 审计的一般方法(一)
8.2.2 审计的一般方法(二)
8.2.3 审计的一般方法(三)
8.2.4 审计的一般方法(四)
8.2.5 审计的一般方法(五)
8.3.1 抽样审计及其应用(上)
8.3.2 抽样审计及其应用(下)
9.1 计算机审计概述
9.2.1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上)
9.2.2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下)
9.3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
9.4 大数据审计
10.1.1 审计报告及其种类(上)
10.1.2 审计报告及其种类(下)
10.2.1 简式审计报告及其类型确定(上)
10.2.2 简式审计报告及其类型确定(下)
10.3.1 详式审计报告的编写(上)
10.3.2 详式审计报告的编写(下)
11.1 审计管理概述
11.2 审计过程管理
11.3.1 审计质量管理(上)
11.3.2 审计质量管理(下)
















































课程详情
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审计本质与功能、审计业务流程、审计证据决策、审计技术方法运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素养、审计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素养与职业思维素养,并为后续的一系列审计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南京审计大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审计本质与功能、审计业务流程、审计证据决策、审计技术方法运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素养、审计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素养与职业思维素养,并为后续的一系列审计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南京审计大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审计本质与功能、审计业务流程、审计证据决策、审计技术方法运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素养、审计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素养与职业思维素养,并为后续的一系列审计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南京审计大学)
上一篇:投资学
下一篇: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