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 导论
2.1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2.2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2.3 供求均衡
2.4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理论
3.1 效用论概述
3.2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均衡
3.3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3.4 序数效用与消费者均衡
4.1 生产函数及常见的生产函数
4.2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4.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阶段
4.4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5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5.1 成本的概念
5.2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5.3 长期成本曲线
5.4 利润最大化
6.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6.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
6.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6.4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6.5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6.6 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歧视
7.1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7.2.1 应用:税收
7.2.2 税收成本
8.1 国民经济的循环流转
8.2 GDP的概念
8.3 GDP的核算方法
8.4 从GDP到DPI
9.1 均衡产出
9.2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
9.3 乘数效应
9.4 三部门经济的均衡
9.5 四部门经济的均衡
10.1.1 价格稳定、收支平衡
10.1.2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10.2 财政政策分析
10.3 货币政策分析
11.1 失业理论
11.2 通货膨胀的概述
11.3 通货膨胀的原因
11.4 通货膨胀的治理
1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2.2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2.3 经济周期
12.4 经济周期理论
















































课程详情
本课程共有12章,包括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两个部分。通过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基本经济政策,并能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华中农业大学)
本课程共有12章,包括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两个部分。通过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基本经济政策,并能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华中农业大学)
本课程共有12章,包括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两个部分。通过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基本经济政策,并能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华中农业大学)
上一篇:微观经济学之供给与需求
下一篇:大数据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