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课(haotk.com),助力个人能力素养提升更简单!
首页 > 在线课程 > 生活技艺 >  昆曲
收藏
课程目录
1.0 本讲概述 1.1 昆曲的由来——昆曲的含义 1.2 昆曲的由来——元杂剧 1.3 昆曲的由来——宋元(明)南戏 1.4 从南戏到传奇——戏剧演出从庙台走向厅堂 1.5 从南戏到传奇——家班豢养之风 1.6 从南戏到传奇——文人对戏剧的参与 1.7 从南戏到传奇——魏良辅改革“昆山腔” 1.8 汤沈之争——汤沈之争是否发生过? 1.9 汤沈之争——汤显祖的曲辞不合“曲律”?不能歌唱? 1.10 汤沈之争——沈璟所定格律的权威性、合法性如何? 1.11 繁华、冷落与新生——吴江派与苏州派 1.12 繁华、冷落与新生——花雅争胜 1.13 繁华、冷落与新生——昆剧传字辈 2.1 副末开场 2.2 “一桌二椅”与昆曲——简约的艺术 2.3 婉约与豪放——昆曲的基本特性 2.4 姹紫嫣红开遍——昆曲的演员与行当 2.5 空酒杯喝到醉——昆曲表演的虚与实 2.6 不是只有爱情——昆曲的题材 2.7 幽兰雅韵亘古传:昆曲的价值 2.8 听昆曲要自带梯子吗?——如何欣赏昆曲 2.9 昆曲试赏 3.1 隔行如隔山 3.2 演员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3.3 表演——《牡丹亭· 惊梦·山桃红》 3.4 巾生的表演特点 3.5 表演——《长生殿· 惊变·泣颜回》 3.6 官生的表演特点 3.7 穷生——生行中特别的行当 3.8 穷生戏——《评雪辨踪》 4.1 画梁软语,梅谷清音——梁谷音的从艺生涯 4.2 小尼姑年方二八 4.3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 4.4 今宵勾却相思债,竟不管红娘在门儿外待 4.5 看看月上粉墙来,莫怪我再三催 4.6 梦魂摇,这新愁促上眉梢 4.7 若不送清芳缭绕,怕红颜难自保 4.8 马嵬埋玉,珠楼堕粉 4.9 花不醉下泉人 5.0 本讲概述 5.1 昆曲音乐前史 5.2 魏良辅的贡献 5.3 昆曲的歌唱 5.4 昆曲的曲牌 5.5 北曲与南曲 5.6 昆曲的音乐体式 5.7 昆曲的声韵 5.8 昆曲工尺谱 5.9 昆曲的伴奏 6.1 昆曲表演的虚拟性 6.2 昆曲表演程式演示之一——开门 6.3 昆曲表演程式演示之二——三笑 6.4 昆曲表演程式演示之三——丫环上楼给小姐送茶 6.5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夜奔》概说 6.6 走边——《夜奔》的做功 6.7 回首西山日又斜——《夜奔》的唱功 7.1 本讲概述 7.2 传统昆曲舞台美术的基本特征 7.3 两个术语 7.4 传统昆曲舞台美术的种类 7.5 昆曲《红楼梦》舞美设计 7.6 昆曲电影《长生殿》的舞美设计 8.1 昆曲经典剧目 8.2 汤显祖:东方的莎士比亚? 8.3 《牡丹亭》好在哪里?——在思想? 8.4 《牡丹亭》好在哪里?——在戏剧结构? 8.5 《牡丹亭》好在哪里?——在文字 8.6 洪昇与《长生殿》 8.7 占了情场,弛了朝纲?——《长生殿》的主旨 8.8 马嵬兵变的主谋者是谁? 8.9 《长生殿》好在何处? 8.10 《桃花扇》 8.11 实人实事,有根有据——孔尚任与《桃花扇》的写作 8.12 伟大的创造——《桃花扇》题旨 8.13 因完美而不完美——李香君 8.14 因寻常而不寻常——侯方域 9.1 “‘四梦’之中,《邯郸》第一” 9.2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戏曲家汤显祖 9.3 黄粱未熟梦已醒——《邯郸梦》剧情 9.4 逆转后的人生发现——《云阳法场》分析 9.5 身段与道具——《云阳法场》看点 9.6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戏曲家洪昇 9.7 “一悔会能教万孽清”——《长生殿》的价值 9.8 从《疑谶》到《酒楼》 9.9 忧从中来——《酒楼》看点 9.10 醉里挑灯看剑 9.11 薪火相传话表演 9.12 秦淮八艳——《桃花扇》与南京 9.13 流不尽湘灵怨——《沉江》概说 9.14 为何喝彩?——《沉江》表演体会 10.1 昆之“乐”——依字声行腔 10.2 昆之“乐”——曲唱之特征:以文化乐 10.3 昆之“乐”——中国古代歌唱传统 10.4 昆之“文”——中国古代文学传统 10.5 昆之“文”——中国文学的演进 10.6 昆之“文”——中国韵文的演变 10.7 昆之“剧”——表现原则:“戏化”现实世界 10.8 昆之“剧”——戏剧的结构体制 10.9 昆之“剧”——昆曲是“文士之剧” 11.1 《皂罗袍》教学示范 11.2 欣赏:《牡丹亭·游园》舞台演出(选段) 11.3 调用水磨,拍挨冷板:《皂罗袍》清唱(一) 11.4 调用水磨,拍挨冷板:《皂罗袍》清唱(二) 11.5 《皂罗袍》身段表演(一):分解动作 11.6 《皂罗袍》身段表演(二):连贯动作 11.7 《皂罗袍》身段表演(三):完整演绎 12.0 本讲概述 12.1 昆曲的传统 12.2 整旧如旧:追求尽可能的“原生态” 12.3 戏剧的现代性 12.4 推陈出新:立足传统,锐意创新 12.5 不新不旧:不标新立异,不抱残守缺 12.6 旧体新用:古典为体,现代为用 12.7 荣念曾实验剧场 12.8 新概念昆曲 12.9 本讲小结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从各个侧面展示昆曲艺术,把大家带进精美绝伦的昆曲世界。
本课程从各个侧面展示昆曲艺术,把大家带进精美绝伦的昆曲世界。
27114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