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药品标准
1.2 药典与ICH
2.1 药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2.2 名词术语
3.1 熔点
3.2 比旋度
3.3 吸收系数
4.1 药物的化学鉴别
4.2 紫外光谱鉴别法
4.3 红外光谱鉴别法
4.4.1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法
4.4.2 薄层色谱鉴别法
5.1 杂质来源和分类
5.2 杂质检查项目和限度计算
5.3 药物的杂质检查
5.4 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
5.5 砷盐检查法
5.6 残留溶剂检查法
6.1 容量分析方法
6.2 酸碱滴定与非水溶液滴定法
6.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6.4 HPLC和GC法
6.5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7.1 制剂的分析
7.2 溶出度测定
7.3 稳定性研究
8.1 体内药物分析概述
8.2 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贮藏
8.3 体内样品预处理-蛋白沉淀法和液液萃取法
8.4 体内样品预处理-固相萃取法和其他方法
8.5 体内样品分析方法与方法验证
9.1 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分析
9.2 苯巴比妥及其制剂的分析
9.3 盐酸普鲁卡因及其制剂的分析
9.4 磺胺甲噁唑及其制剂的分析
9.5 地西泮及其制剂的分析
9.6 盐酸麻黄碱及其制剂的分析
9.7 醋酸地塞米松及其制剂的分析
9.8 维生素C的分析
9.9 抗生素及其分析的简介
9.10 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及其制剂的分析
9.11 硫酸庆大霉素及其制剂的分析
10.1 中药分析概述
10.2 中药的鉴别
10.3 中药的检查项目与方法
10.4 中药的含量测定与方法学验证
11.1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11.2 生物制品分析的基本程序
11.3 生物制品常用分析方法-电泳法和酶法
11.4 生物制品常用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法
12.1 临床试验分析实验室管理
12.2 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12.3 治疗药物监测
13.1 药物相互作用简介
13.2 药物代谢酶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评价
13.3 药物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评价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4.2 核酸侵入技术
14.3 生物质谱技术
14.4 基因芯片技术
14.5 基于生物发光技术的焦测序检测法
14.6 新一代大规模测序技术
15.1 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15.2 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15.3 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给药临床实践
15.4 幽门螺杆菌型胃溃疡的个体给药临床实践


































































课程详情
课程系统介绍了药学与临床药学相关的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具体研究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药品质量控制、新药研发、市场监督管理、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理念与方法技术。(中国药科大学)
课程系统介绍了药学与临床药学相关的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具体研究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药品质量控制、新药研发、市场监督管理、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理念与方法技术。(中国药科大学)
课程系统介绍了药学与临床药学相关的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具体研究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药品质量控制、新药研发、市场监督管理、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理念与方法技术。(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