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到前线去》的形式特征
1.2 《到前线去》创作的时间点
1.3 “前线”在哪里
1.4 反抗的工人
2.1 《祖国的防卫》创作缘起
2.2 风雨中的“血肉长城”
2.3 1936年的义勇军图像
2.4 传播与批评
3.1 钢铁长城
3.2 钢铁长城与重工业
3.3 工业的视觉形象
3.4 从批判到夸耀
4.1 镇南关的守望者
4.2 剧宣四队与冯法祀
4.3 树的象征
5.1 《会师东京》与“会师东京论”
5.2 平生好写狮
5.3 醒来的雄狮
5.4 象征之图
6.1 沙飞的长城摄影
6.2 双重目光下的长城
6.3 不到长城非好汉
7.1 叶浅予的漫画与速写
7.2 “夹生饭”式的中国画
7.3 作为“新兴作家”的叶浅予
7.4 “美”与“丑”
7.5 回归传统与风格的成型
8.1 老舍的立意
8.2 齐白石的构思
8.3 “蛙声”如何表达
8.4 赞助与市场
9.1 美展里的“公路”
9.2 新在哪里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以20世纪中国美术的经典个案展开,每讲独立成篇。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性讲解,二是示范如何对美术作品和艺术现象做深入解读。
本课程以20世纪中国美术的经典个案展开,每讲独立成篇。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性讲解,二是示范如何对美术作品和艺术现象做深入解读。
本课程以20世纪中国美术的经典个案展开,每讲独立成篇。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性讲解,二是示范如何对美术作品和艺术现象做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