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何谓经典?
1.2 中华古典诗词的内容形式特点
1.3 怎样学习中华古典诗词?
1.4 《大学语文》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1 近体诗格律
2.2 词律略说
3.1 秦风的文化特质
3.2 伊人者谁
3.3 诗人、伊人与水三者之关系
4.1 放流者之歌
4.2 文化乡愁——《哀郢》主题探析
4.3 《哀郢》的艺术表现模式
5.1 《蜀道难》与李白“谪仙人”的声名传播
5.2 《蜀道难》传奇之谜
5.3 《蜀道难》的意旨之谜
6.1 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概说
6.2 杜甫的文化意义
6.3 《秋兴八首》的内容和主题
6.4 《秋兴八首》的文学意义
7.1 《长恨歌》主题解读
7.2 《长恨歌》主题简介
7.3 《长恨歌》主题解读
8.1 苏轼与豪放词风
8.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有词题?
8.3 “人道是”一句表现出的苏轼的智慧
8.4 苏轼的英雄梦
9.1 海子的写作与生命轨迹
9.2 海子诗歌的基本特质
9.3 海子的历史意义
10.1 里尔克《豹》赏析
10.2 里尔克的启示——诗意的发现与捕捉
11.1 庄周梦蝶
11.2 庄子齐物论
12.1 善射与数奇
12.2 李广何以“难封”?
13.1 《哀江南赋》的艺术结构和主要内容
13.2 《哀江南赋》的艺术特色
14.1 小品文在明末
14.2 《自为墓志铭》赏析
14.3 《自为墓志铭》的主旨——张岱是在忏悔吗?
15.1 《窗》的引子
15.2 《窗》的理趣
15.3 《窗》的修辞
16.1 经典故事的产生与重写
16.2 唐代士子风流与爱情感念
17.1 车迟国的含义
17.2 《西游记》车迟国斗圣——虎鹿羊三位大仙的来历
18.1 汤显祖与《牡丹亭》
18.2 《牡丹亭》剧情概说
18.3 《牡丹亭》的文化意义与人生启迪
19.1 《神曲》读解——但丁的身世
19.2 《神曲》的主要内容
19.3 《神曲》的主题
20.1 散文选讲《佛事》——关于作者贾平凹
20.2 关于贾平凹的散文
20.3 关于散文《佛事》的读解
20.4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1.1 《礼记》简介
21.2 学习的意义和志趣——《学记》解读(上)
21.3 学习的原则和技巧——《学记》解读(下)
21.4 经典阅读与国学入门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以培养阅读、写作技能为核心,在新的高度上与圣贤先哲进行心灵与精神的对话,在审美体悟中深化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为其文化人格的健全和认知能力结构的良化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培养阅读、写作技能为核心,在新的高度上与圣贤先哲进行心灵与精神的对话,在审美体悟中深化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为其文化人格的健全和认知能力结构的良化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培养阅读、写作技能为核心,在新的高度上与圣贤先哲进行心灵与精神的对话,在审美体悟中深化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为其文化人格的健全和认知能力结构的良化奠定基础。
上一篇: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与中国精神
下一篇:品读道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