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课程目录
1.1 如何解读古代文学经典之综述(一)
1.2 如何解读古代文学经典之综述(二)
1.3 如何解读古代文学经典之曲、小说
1.4 如何解读古代文学经典之散文
1.5 如何解读古代文学经典之诗、词
2.1 《诗经》中的以歌传情
2.2 《诗经》中的以诗明志
2.3 《诗经》中的借景抒情(一)
2.4 《诗经》中的借景抒情(二)
2.5 《诗经》中的借景抒情(三)
2.6 《诗经》中的意境创造
3.1 《史记》与司马迁的概况(上)
3.2 《史记》与司马迁的概况(下)
3.3 司马迁的经历对写作《史记》的影响
3.4 《史记》的价值
4.1 《五柳先生传》概况
4.2 陶渊明的生平
4.3 《五柳先生传》导读(一)
4.4 《五柳先生传》导读(二)
4.5 陶渊明与田园诗(一)
4.6 陶渊明与田园诗(二)
5.1 李白与杜甫的青年时代
5.2 李白和杜甫的求仕与相逢
5.3 李白杜甫的晚年生活
5.4 李白杜甫的不同诗风
6.1 苏轼生平
6.2 苏轼之道
6.3 苏轼文章
6.4 苏轼的诗
6.5 苏轼的词及书画
7.1 关汉卿简介
7.2 《窦娥冤》(上)
7.3 《窦娥冤》(中)
7.4 《窦娥冤》(下)
8.1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8.2 《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8.3 《三国演义》的虚实问题、战争描写
9.1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
9.2 《红楼梦》的创新和发展
9.3 《红楼梦》中的“矛盾”
9.4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10.1 梁启超概况
10.2 梁启超启蒙文学的开启和“诗界革命”
10.3 梁启超启蒙文学的“文界革命”
10.4 梁启超启蒙文学的“小说界革命”













































课程详情
本课程以文化熏陶、审美感悟、道德涵育为指向,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习者打开通往文学经典的门径。
本课程以文化熏陶、审美感悟、道德涵育为指向,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习者打开通往文学经典的门径。
本课程以文化熏陶、审美感悟、道德涵育为指向,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习者打开通往文学经典的门径。
上一篇: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下一篇:思辨式英文写作